3月13日,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,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。
加快轉變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方式,著力提高農村地區民生服務水平,不斷改善農村農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。 ——2017年11月17日, 在松江區調研時強調 要保護傳承好鄉村文化和歷史文脈,守好鄉土文化的根,留住鄉村的“魂”,用好用活獨特的文化資源,防止盲目大拆大建、千鎮一面,注重彰顯青浦的紅色文化、江南文化,打造有獨特魅力的青浦。 ——2018年1月24日, 在青浦代表團參加聯組審議時說 上海的發展離不開鄉村,正是有了鄉村的滋養,城市才能生生不息、持續發展。未來鄉村不僅是重要的居住空間,還是打響“上海制造”品牌、吸引創新創業群體的重要發展空間。 ——2018年4月4日, 在上海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會議上強調 規劃是統籌推進鄉村振興的“綱”,要強化規劃引領,做好村莊布局規劃,加快提高農民居住集中度,為改善鄉村面貌、節約土地資源、優化公共服務創造條件。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,農村要有農村的特色,不能簡單復制城市建設形態。 ——2018年4月4日, 在上海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會議上強調 農業要更強,優勢農產品要提質增效打造品牌,形成一批富有吸引力的農業旅游和特色休閑產品。 農村要更美,既塑形又留魂,在風貌塑造上留住鄉村的“形”,在文化傳承上留住鄉村的“魂”,讓鄉村既有外形之美,更有內涵之美、文化之美。 農民要更富,在持續增收上要有新思路、新舉措,發展壯大鎮域經濟,促進把資源變成資產,更好帶動農民增收。要加快提高公共服務水平,讓廣大農民也能享受高品質生活。 ——2018年5月7日, 在金山區調研時強調 示范村建設要早見成效,抓好關鍵難點問題突破,培育亮麗風景,發揮帶動作用。 ——2019年1月14日, 在上海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要有效釋放鄉村資源價值,創造更為平等的制度環境,增強鄉村自身的競爭力和吸引力。 要向基層放權,激發基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,支持熟悉農村、了解農民的基層干部把鄉村的事情辦好。 ——2019年1月14日, 在上海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要以鄉村規劃編制為引領,深入研究上海鄉村特點,彰顯具有自身特色的鄉村風貌、鄉村文化。既要塑形又要留魂,加強風貌塑造和文化傳承,真正形成具有江南水鄉特征和超大城市郊區特色的上海農村新風貌。 ——2019年7月4日, 赴奉賢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要在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上下更大功夫,緊密結合農村實際,大膽創新探索。 ——2019年7月4日, 赴奉賢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是改變農村零散面貌、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。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,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,把好事真正做好做實,讓老百姓在鄉村振興的大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。 ——2019年7月4日, 赴奉賢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要探索完善常態長效合作機制,進一步發揮市場力量,助力當地發展特色優勢產業,更好激發對口地區的內生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。 ——2020年7月16日, 在云南考察扶貧協作情況時提出 要創新消費扶貧方式方法,持續辦好對口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,積極運用網絡直播帶貨等新模式,多措并舉擴大產品銷售。 ——2020年7月16日, 在云南考察扶貧協作情況時提出 要堅持規劃引領,在常態長效方面加大探索力度,建立長短結合、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,真正實現穩定脫貧,讓對口地區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 ——2020年7月17日, 在云南考察扶貧協作情況時提出 既要注重留存鄉村肌理、鄉村文化、鄉村特色,也要加快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,健全全民覆蓋、普惠共享、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,不斷提升郊區鄉村的宜居度、競爭力和吸引力,打造高品質、有韻味的美麗鄉村,讓更多人愿意留下來、愿意到鄉村生活創業。 ——2020年7月24日, 在嘉定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指出 在整體布局上,要優化新城、鎮域、鄉村這“三個空間”?!拔鍌€新城”重在發揮聚集功能。 鎮域重在發揮聯接功能。鎮域發展要注意規模適度,根據核心鎮、中心鎮、一般鎮的規劃定位,集約高效、錯落有致、富有特色地發展。 鄉村重在發揮底板功能,要根據村莊規劃著力抓好建設,加強人居環境整治,彰顯鄉村綜合價值,打造成為城市后花園。 ——2021年4月9日, 在上海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現場推進會上提出 在發展階段上,要認清空間穩定、地位凸顯、功能復合這“三個趨勢”。鄉村空間正在由不斷收縮向基本穩定轉變,鄉村資源的稀缺性進一步顯現,鄉村對城市、對市民越來越不可或缺,從承擔農產品保障供應功能向承擔多元復合功能轉變,由承擔附屬功能向承擔核心功能轉變。 ——2021年4月9日, 在上海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現場推進會上提出 要示范引領、以點帶面。放大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的示范效應,形成“政企結合、市場主導”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和經營機制,讓點上“盆景”變成面上“風景”。 ——2021年4月9日, 在上海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現場推進會上提出 要補齊短板、提高標準,把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做實做優,加強文化、養老、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,強化農村公共衛生力量。不斷深化農村基層社會治理,嚴格規范管理,有效排除隱患。要改革突破、放開搞活,釋放資源價值,增強內生動力,把存量資產的文章做足,積極發展鄉村產業新業態、新模式,讓沉睡的資源變成農民致富和鄉村發展的源頭活水。 ——2021年4月9日, 在上海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現場推進會上提出 (來源:中國鄉村振興)